欢迎来到书写范文网!

企业集群部署_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分析

企业工作总结 时间:2020-05-30

【www.sxzzlt.cn--企业工作总结】

>

  企业集群的有效管理有赖于其合理的运行模式进行。下面小编整理了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分析,欢迎大家欣赏!

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分析

  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分析

  在全球经济中,欲取得国家竞争优势,不能只靠本国全球性大企业,更重要的是扎根于国土的企业集群。随着需求多样化的发展和技术的日新月异,过去以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获得竞争优势的许多大企业举步维艰,而众多企业以企业集群形式参与市场竞争的却表现出巨大的竞争力。

  所谓企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亦称产业群、产业集群、企业簇群)是指同一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集中。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企业集群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波特教授强调企业地理位置上的集聚效应,即因为相交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就产生了竞争力。企业集群是现代经济构成的单元结构,有影响的企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要点。集群竞争力一旦形成,便会带来竞争优势,从而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带来很多影响。因此,企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有着其深远的意义。

  企业集群运行模式

  企业集群的有效管理有赖于其合理的运行模式进行。但目前理论界对企业集群运行模式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从图1可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可以构成企业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集可构成企业群,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群可构成企业网,而在每个企业集群内部又可以形成企业运行网,而且企业运行网可以重叠,也可以部分重叠,既可以来自同一集群,又可以来自不同集群。所有的成员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运行网,这种企业集群的运行网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企业马上就可以组成一个新的合作运行网。

  在企业集群中,大量的企业组成一条完整的生产和价值链,中间产品全部在企业集群中生产和销售,大量的企业从事的不同中间产品导致了企业集群的范围经济。产品的价值链上的每一生产功能区集中了企业集群中的大量的独立企业。这些参与的企业像一个临时组成的大企业共同来完成订单,在订单的完成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专业化分工和企业集群网络的组织者。在整个网络内,高度专业化分工大幅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在此系统中,企业生产能力的分工其实就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分工。而企业的组织者将参与对企业集群网和最终顾客的生产、组织、协调、管理的全过程。因此一个好的组织者对于企业集群的良性运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

  企业集群之所以能够持久发展,在于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形成在于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因此,研究企业集群竞争力对于企业集群的良性发展及竞争优势的培育有着其深远的意义。

  我们认为,企业集群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企业集群内部固有的特性,即根植性、共生性、互动性和柔韧性。

  1.根植性

  根植性是指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本地社会关系之中,因此考察一个企业集群有无根植性非常重要。

  如何来弥补地区发展的底蕴和根基的不足呢?关键就在于加强集群内各企业的根植性。企业集群的根植性要求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本地企业群。要发展教育和培训、创建有本地专业化特色的大学,使企业减少新增雇员的成本,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所谓本地企业群即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他们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因此外来企业应该使自己成为地道的本地企业集群中的一员,在本地扎根。

  根植性还加强了本地企业群的粘力。跨国资本在全球化的流动空间里搜索资源和组织经济活动。在这个流动的空间里,什么地方的生产要素发达,资本就会粘在那里,这种粘力蕴藏在本地企业群之中。在本地建立的真正的企业集群,不仅被吸引来的工厂会根植于本地,还会有很多新企业在本地繁殖和成长,从而粘住了流动的财富。

  2.共生性

  共生性是指企业集群内众多企业在产业上有关联性,能共享诸多产业要素,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资讯等。而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共生效应。这是企业集群内各企业获得内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双重效益的根源所在。

  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地区的分工协作网络,形成一个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新的企业集群。这种企业集群表现为高度相关产品的成群出现,这些产品源于其他实体的发展,并且能够导致其他实体的发展。

  如温州某一地区出产打火机,那么该区域就会聚集几十家与打火机相关的小企业或家庭作坊,分别从事打火机生产的原材料和燃料供应、零部件生产、整机组装和跑订单销售等,而且同一业务领域一般有2家以上的小企业提供同类服务,一旦接到订单,共生效应便立即呈现。南昌的全棉T恤衫行业全国闻名,全南昌地区该类厂家达300多家,成功的成衣厂家带动了上游企业包括纺纱、织布、漂染及辅料工厂的发展,使整个南昌地区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加工T恤衫的“大工厂”。

  3.互动性

  互动性是指企业集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内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

  世界上的企业集群是千变万化的,由于它们的专业化分工、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文化环境、地理位置等诸方面的差异,各个产业群内所包含的企业数目、规模结构是不相同的,企业之间的互动程度也是不同的。企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接触,知识和信息会很快地流通,这是创新的关键。企业在地理上靠近,有助于创造出越来越高效的合作机会,使企业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多方面实现网络化的互动与合作。

  4.柔韧性

  柔韧性是指由于集群内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和众多的企业,一方面高度聚集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随时可以利用的状态,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的存在也使集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提高,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企业集群内自发形成的这种经济资源与企业效益的良好运作,增强了集群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使企业集群具有一般经济形态所不可比拟的柔韧性,造就了企业集群得以长盛不衰的优势。

  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企业集群何以形成?一是自发形成,二是人为促成,三是自发和人为共同促成。企业集群形成机制基本的方向是自发的或者说是市场性的,因此在缺乏产业基础和创新的社会文化基础的地方,不可能在短期内人为地生造出企业集群来。但是,完全靠自发的形成而没有人为的努力,即使有了企业集群,但该企业集群是没有竞争力的。即各类影响因素不能自发地形成企业簇群的竞争力,需要通过一系列过程才能使它们转化为在企业集群的竞争力。企业集群竞争力是在企业集群内各企业生产经营动态过程中形成的。

  世界经济论坛将竞争力的形成过程表述为如下模型:

  竞争资产×竞争过程=国际竞争力

  所谓竞争资产,是指固有的(如自然资源)或创造的(如基础设施);所谓竞争过程,是指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如通过制造过程),然后通过国际化形成竞争力。这一模型有以下几个要点:

  (1)竞争资产和竞争过程是两个主要方面;(2)在一定资产条件下创造新资产是竞争力的核心;(3)单纯依赖资源禀赋的国家可能富有,但却不具有竞争力;(4)资源贫乏的“穷国”,可能通过高效的转换过程而变得极富竞争力;(5)“穷国”比“富国”更具有竞争力;(6)国际化是建立在引进吸收能力或输出扩张能力或两者兼而有之基础之上;(7)竞争力是可以测定的,可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8)硬指标的周期比软指标的周期要短;(9)从趋势看,一国要发展,就必须更多地依赖“软指标”。

  本文借鉴该模型的合理思想,提出企业集群的竞争力模型(如右上图所示)。

  该模型的内涵如下:

  1.竞争力资产指企业集群内各个企业所固有的资产的总和。包括内部经营要素、生产线、设备及其他的基础设施等,或创造的,如共同品牌价值、市场信誉、客户资源、企业文化、管理作风、经营观念、创新机制等。竞争力资产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所谓硬资源是指企业集群内各企业的厂房设备、流水线、劳动力数量、资金等;而软资源是指企业集群内各企业的运营机制、战略决策能力、经营机制、资源配置能力、企业文化、经营观念、管理作风、营销策划及产品市场化能力、管理水平、资产整合运用能力、人力资源水平等。即,硬资源+软资源=企业实力。显然,一个具备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其硬资源和软资源不可能为零或很小。在企业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硬资源不大,但其软资源很大。由于软资源的强大,造就了企业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集群的资源不是由这些企业的资源简单相加,而是由这些有竞争力的企业资源协同、共生而成,因此它的硬资源和软资源都很大,从而导致了强大的企业集群竞争力。比如有一些国有企业,尽管它的硬资源很大,但软资源很小,所以没有竞争力。

  2.竞争力环境指影响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外部因素,包括制度环境、政府政策、法律环境、技术基础、文化及教育体系、市场结构、产业因素等。

  3.竞争力形成过程是指企业集群内部四个固有特性进行融和、渗透的过程,即把企业集群内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环境转化为竞争力的过程。企业集群的竞争力之所以能够强大,就在于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互动性使企业集群内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的关联。

  4.企业集群竞争力由竞争力资产、竞争力环境和竞争力形成过程所决定,三者缺一不可,任何一个因素处理不好,都会影响企业集群的竞争力的形成。

  5.在一定时期,企业集群的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环境属于静态要素,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各企业在企业集群内资源配置过程中,应不断优化企业的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不断地创新。同时,这一过程要以全球化为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持久发展。

  企业集群的环境支持

  企业集群竞争力模型告诉我们,竞争环境对企业集群是否能够维持持久的竞争优势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政府必须对企业集群进行环境支持。所谓企业集群的环境支持是指政府利用企业集群具有强烈自发群集的特性,通过培育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要素和环境,积极扶持企业集群的孕育、萌芽、发展、壮大,反过来再通过企业集群的发展促进的各种要素和环境的不断增强,从而形成了高效率的企业集群竞争力。但我们过去有这样一个误区,中国不存在垄断,因此便不断扩大规模,以求得规模经济。在此过程中,由于不断地投入资金、技术、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甚至用俘获成本,来取得企业集群的经济利益。这样一来就有可能破坏竞争,反而形成垄断,导致市场的扭曲,宏观调控的失败。因此,我们提出要“适度支持”的观点。即政府的环境支持应以促进企业集群的有效竞争为主,为企业集群的良性运作保驾护航。我们认为,适度的环境支持应包括以下内容:

  1.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应该是政府功能最重要的措施,是对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最大的环境支持。

  2.战略上进行全球化思考、战术上进行本地化行动。全球化思考是指政府在战略上把握全球的竞争格局和发展动向,找准并塑造影响当前和未来企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战略性因素。本地化行动是指政府根据当地企业集群、综合竞争力及其各分力要素的状况,制定符合实际的、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并采取正确的行动。即取得战术上的成功。

  3.增加信息供给、加快信息的传播。信息的获取是有成本的。信息越多、传播得越广泛,群集企业受益就越大,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发展就越快。因此政府应下大力气增加对信息的投入,包括强化中介组织的作用、增加对互联网建设和图书馆建设的投入。针对主要集群建立竞争情报系统,系统地收集国内外的信息,然后加以处理分析后向群集的企业提供。

  4.加强官、产、学、研的有机联系,稳步推进产业技术升级。政府应鼓励引导企业选择与产业关联度较高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稳定可靠的依托关系,建立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组织,形成以技术为纽带、项目为载体、利益共享的开发机制,使高校研究机构成为企业应用新工艺、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智囊和后盾,企业则成为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实验基地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对象,从而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

  5.完善各类创业园区功能。加快高新区和各类园区建设是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继续发挥好孵化器的转化作用,重点是促进已经实现初步产业化的企业加快成长,尽快形成一批具有“二次”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促进区内的科技成果和产业链条向区外延伸辐射,扶持区外企业与之联合配套,带动产业整体升级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各个园区要结合实际,确定各自特色发展方向,抓好重点企业,推出重大项目,扶持优势产业。

  6.鼓励集群共同创建品牌。一个成功的企业集群,其形象会给公众留下很深的印象,可以引导消费者多次选择,品牌是企业集群的无形资产,对集群的产品销售极其重要。

  综上所述,企业集群之所以有强大的竞争力,在于其良好的运行模式、固有的内在特性和强大的软、硬资源。为了使企业集群走上良性循环轨道,就必须进行适度的环境支持。

[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分析]相关文章:

1.试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审计

2.企业竞争力分析方法

3.企业与客户关系竞争力分析论文

4.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5.案例分析: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误区

6.中国再生纺企业竞争力 分析演讲

7.天力卓越企业竞争力分析

8.论产业集群与企业集群的差异性研究

9.技术竞争力分析

10.中国再生纺企业竞争力分析演讲稿

本文来源:http://www.sxzzlt.cn/qiyewenhua/5977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