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写范文网!

【财政工作科学发展规划】财政工作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怎么写

调研报告 时间:2019-10-11

【www.sxzzlt.cn--调研报告】

>

  一、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服务全县大局的牢固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惟有发展才能解决民生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财政实力。在今年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政府把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要求概括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并提出了今年要突出抓好的七项重点工作。每一项工作都与财政工作息息相关,财政部门必须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增强服务于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振信心,以扩内需、保增长为主线,努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贯彻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里既有政策研究和执行的问题,也有严格的规范管理和确保资金运行的有效安全问题。要及时更新、调整财政工作思路,转变不合理的思维定式和思维方法,改变原有的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习惯做法,善于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和把握问题,善于从全县大局出发来考虑财政工作。坚持理财为公、理财为民,把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与服务农村基层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实现从传统财政收支管理向现代财政精细化管理转变,从注重事后算帐、报帐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全过程管理转变,努力改变以往财政投入上存在的重“投”轻“管”和重“用”轻“效”的状况。财政资金一分一厘总关“民”,要摒弃一拨了之的做法,不仅要关注资金实体的拨入拨出,更应管当其时,促进财政资金在项目间、行业间和区域间的优化配置,强化财政资金以小博大的杠杆效应。要在财政资金的运用中,克服“崽花爷钱心不疼”的心态,做到政治帐、经济帐、效益账三账齐算,真正将国家财政资金视如己出,做到锱铢必较、分厘必计。只有科学的发展观,才能指导财政工作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把运用财政政策工具作为促进全县发展的强力引擎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央财政实施了以预算、税收、贴息、减费、增支、投资、国债、转移支付等“多工具”组合使用为特点的积极财政政策。作为县一级财政,相比中央和地方上级财政而言,宏观调控的力度和制定政策的空间虽小,但执行政策的空间较大。因此,县财政工作要把有效运用财政政策工具作为促进全县发展的强力引擎,科学的理财和用财。

  一是要加大上争政策和资金力度。围绕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总要求,明确财政部长比较全面地阐述积极财政政策的“五项”内容,因地制宜的制定**产业规划,使**产业发展有的放矢,靶向准确,扩大上级对**支持的覆盖面,保证上争资金“网”下无漏“鱼”、上级财政政策享受“不漏项”。具体要从积极财政政策的“五项”内容上去认真领会。第一,要依据中央政府扩大公共投资9080亿元的政策,着力加强县内交通等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第二,要依据中央实行结构性减税5000亿元的政策,认真落实企业和居民税收减负,扩大企业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第三,要依据促进消费需求的政策,落实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家电下乡及各类涉农补贴等政策,扩大县域城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第四,要依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贯彻落实 “三农”支出和惠及民生的教育、卫生支出增长,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第五,是依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大力推进和支持县内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建设项目。

  二是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打破财政预算经费安排无基数的做法,因势调整县财政有限的资金投向,突出“两个转变”。第一,由微观型的“点”支持向宏观型的“面”支持转变。要从产业规划上突出投向,依据国家宏观产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县情,对国家鼓励发展的重要产业和领域给予投入倾斜,实现以财政投入促财力增长、以财政投入促结构优化、以财政投入促民生改善。第二,由直接支持向间接支持转变。财政支持要着重以政策倾斜、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形式引导信贷资本、民间资本流向政府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彰显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发挥财政资金“放大”效应。

  三、把评价资金投入绩效作为提升资金效益的重要措施

  强化资金投入绩效管理,力求资金运行规范和安全,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管理到位与否,关系到中央积极财政政策能否全面贯彻落实的重大问题。因此,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向投入要效益,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需要。

  一是在财政资金投入安排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属于关系民生的领域,就要有所为;而属于市场主体竞争性的领域,就要有所不为。为此,要力求做到两个倾斜:其一,向财源项目倾斜。打铁还须本身硬,**作为一个名副其其实的贫困县,经济总量很小,要满足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需要,关键还得靠县级财力的脱胎换骨。要咬定财源建设不放松,通过技改贴息、以奖代补等间接投入形式,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乘数、放大”效应,激励工业企业深挖创新潜力,推动节能减排、高效生产。

  其二,向民生领域倾斜。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财政最基本的职能要求,财政资金投入要突出现代财政的公共性,多向公共领域投入,多谋民生福祉。

  二是在财政资金投效评价上,要坚持“有所强亦有所弱”的原则。要树立科学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观,对经济建设领域,就要强化经济效益评价而弱化社会效益评价;对民生领域,就要弱化经济效益评价而强化社会效益评价。重点应从两个方面做好资金绩效评价:第一,要着重开展对重点工程项目的绩效考评。通过建立重点项目投资评审机制,加强项目资金申报、使用全过程的监控。对政府投资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均应纳入投资评审和审计监督范围。强化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监管和控制,建立专家评审与审计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第二,要创新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机制。以财政专项资金为重点评价对象,建立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考核体系,着重对专项资金使用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进行评价;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政府宏观管理和安排专项资金预算的重要依据。

本文来源:http://www.sxzzlt.cn/gongzuozongjie/38119/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