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写范文网!

老马识途小说阅读免费_老马识途阅读答案(共10篇)

其他免费论文 时间:2015-04-03

【www.sxzzlt.cn--其他免费论文】

老马识途阅读答案(一):

老马识途文言文阅读答案(语文导航上的)

原文: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注释:①管仲,隰(x )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春往而冬反( ) 2.迷惑失道( ) 3.遂得水( )
二,翻译
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译文: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管仲说:"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于是放开老马,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
一,1.通"返",返回 2.道路 3.找到
二,1.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 2.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三,老马识途 有经验,能带领新手工作

老马识途阅读答案(二):

暑假作业《万物可以为师》阅读答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从于桓公而伐孤竹(从):跟随.2.春往冬反(反)::同返,返回.3.师圣人之智(师):做动词,学习.4.不亦过乎?(过):错.
2.翻译下列句子: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东面,夏天居住在山的西面,在距蚂蚁洞(蚁壤:堆蚂蚁洞四周的蚂蚁打洞搬出来的土壤)不远的地方挖下去,会有水.
3.根据“老马之智可用”的故事,概括出一个四字成语.老马识途.
4.管仲等人“迷惑失道”的原因是什么?春往而冬返,相距时间太长.
5.你从文中得到那些启示?(1)万物可以为师 (2)从生活观察研究,获取知识.

老马识途阅读答案(三):

痕 陶纯 阅读答案! 问题一,但最终他还是栽在了老马手里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问题二,小说概况其结构特点?问题三,刑警老马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您的问题,痕 陶纯 阅读答案
以下是个人理解 仅供参考
1.最终他还是栽在了老马手里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吸引读者的注意 利用读者心理“刘汉泰是怎么栽的?”设悬 引出下文的故事
2.小说概况其结构特点?
整篇文章,利用倒叙的写作手法 先总结现状 后将历史倒叙,回忆事情的历史 再回到现实,最后再给出一个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
3.刑警老马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英勇无畏,办案能力很强,办案同时也会留下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的老刑警
“老马身上有许多疤痕,各种形状的疤痕.”说明了老马办案经常参与危险的案件 经常在第一线亲手制敌 “他听到老马又咕哝道,要是每次我枪口再往上抬半寸”说明老马即使身处危险状况 也不会下死手 给他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刘汉泰就是很好的说明.
您的采纳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第一时间回复,希望能够帮到您~

老马识途阅读答案(四):

读完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和纸上谈兵这三个故事的感受,分别回答!
认真啊

1,经验取胜
2,以退为进
3,实干为上

老马识途阅读答案(五):

中华活页文选七年级古诗文阅读杭州专版文言文部分答案
所有

第7页 : 1.D 2(1)代指,驴(2) 代指,小偷的家(3)代指,张鷟3.(张鷟)下了令不给驴喂饲料,除出缰绳把驴子放了.(张鷟)于是搜索各家,在草对下找到了驴鞍4.张鷟日常生活经验丰富,观察细致入微,破案方法特殊.欲擒故纵,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阅读答案(六):

求10篇文言文阅读

字数太多,最后五篇的答案放不下了,你要用的话我再发给你
课外文言文复习系列一
(一)
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脔,用火薰之,可致远.常潜渊不可捕,春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两舟引张之,缒以铁,下垂水底.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则颊张鬣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悲夫! (摘自《南宋文录录》)
注释:①晬儿:婴儿满百日或满一周岁者称啐儿.②脔(luán):切成碎块的肉.③潜渊:潜进深水.④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⑤缒:用绳子拴着从上面往下送.⑥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指鱼鳍.⑦醢(hǎi):切成肉泥、肉酱.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大者视晬儿( ) (2)春夏乳子( ) (3)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
(4)则悠然逝矣( ) (5)用罹烹醢之酷( )( )
2、下列句子中“之”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用火薰之 B、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C、两舟引张之 D、用罹烹醢之酷
3 翻译下列句子.
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悲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一则寓言.这则寓言告诉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忧而不食.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向吾见之,恐去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无忧.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电.”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选自《新序》)
注释:①尝:曾经.②向:刚才.③去:离开.④阴德:暗中有德于人的行为.⑤治:治理,管理.
1、解释加着重号的词的意思.
(1)归而泣__________ (2)向者吾见之__________
(3)蛇令安在__________ (4)叔敖对曰__________
2、区别加着重号的词的用法.
(1)母问其故__________ (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
(3)杀而埋之__________ (4)忧而不食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运用什么刻画方法,刻画了幼时孙叔敖怎样的形象?读罢此文谈谈你对孙叔敖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朗诵十余遍,贴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闲步,即就壁问观所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嘴熟,一字不逸.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满.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选自《蒿庵闲话》)
注释:①讫(qì):完毕.②掩卷:合上书本.③务期:一定要达到.④笥(xì):竹箱.⑤俟(sì):等到.⑥务为泛滥者:务为,力求;泛滥,此指多而杂乱.⑦影响:此处指印象.⑧枵(xiāo)腹:空腹,指毫无学问.⑨约:简要,精练.
1、“就”作动词有“接近”、“趋向”的意思,还有“达到”的意思.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就壁间观所录(到,到达) B、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接近,趋向)
C、颓然就醉(接近,趋向) D、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靠近,接近,此处有欣赏之意)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遇所直即札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年之后,腹笥渐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此文后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治国先富民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
注释:管子:又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哲学家.他辅佐齐桓公对内减轻农民负担,发展武装力量,增加财政收入: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1)是以善为国者 ( ) (2)民富则安乡重家 ( )
(3)奚以知其然也 ( )
2、翻译句子.
(1)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简短的文字中.体现了管仲什么样的远见卓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初中历史知识,说一个管仲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完文字,你认为管仲的思想对我们现在建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吗?简单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刘义庆)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阮(rua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②剡(shan):地名,今在浙江新昌.③何……为:干什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意欲借而不敢言 ( ) (2)何以车为 ( )
(3)阮后闻之 ( ) (4)遂焚之 ( )
2、依据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借者无不皆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金壶丹书(《晏子春秋》①)
景公②游于纪③,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④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注①《晏子春秋》: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散文著作.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的国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②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③纪:原是一个诸侯国,后为齐国兼并.④鳋(sao):鱼腥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乃发视之 ( ) (2)勿乘驽马 ( )
(3)则恶其鳋也 ( ) (4)何以亡也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善哉,如若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有道,悬于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这则故事所蕴含的一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另外讲一个晏子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下列加着重号的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齐人有好猎者/好读书,不求甚解 B.既克,公问其故/其所以不得之故
C.人不对/隆中对 D.东市买骏马/家富则市得良犬
2.选出下列句子中“然”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百事也尽然
A.屋舍俨然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吴广以为然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3.翻译下列句子.
(1)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好猎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原文谈一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好猎者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阮文达予告归①,搜罗金石②,旁及钟鼎彝器③,一一考订,自夸老眼无花.一日,有以折足铛④求售者,再三审视.铛容些许,洗之,色绿如瓜皮,大喜,以为此必秦汉物也,以善价⑤得之.偶宴客,以之盛鸭,藉代陶器.座客摩挲⑥叹赏,文达意甚得也.俄而铛忽砰然有声,土崩瓦解,沸汁横流.恚然,密拘⑦其人至,键之室⑧,命每岁手制赝鼎若干,优其工价⑨.此后赠人之物,遂无一真者.
注释:①予告:清代,官吏年老要求告老回乡.②金石:铜器及其铭文和石刻(凿)及其刻文.③彝器:古代祭祀用的铜器(供具).④铛:如釜,有足.折足,断足.⑤善价:高价.⑥摩挲:用手反复抚摩.⑦密拘:秘密拘留.⑧键:锁.⑨优其工价,付给丰厚的工钱.
1.下列加着重号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①有以折足铛求售者 ②以善价得之 ③以为此必秦汉物也 ④以之盛鸭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铛忽砰然有声,土崩瓦解,沸汁横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恚然,密拘其人至,键之室,命每岁手制赝鼎若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阮文达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项王(项羽)已定东海①来,西,与汉俱临广武②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③数反梁地④,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⑤,置太公其上,告汉王(刘邦)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⑥,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⑦耳.”项王从之.
注释:①东海:泛指东方,东边.②广武:城名.⑧彭越:字仲,擅将兵,拜魏相国.④梁地:先秦时期属梁国.⑤俎:砧板,肉案.⑥若:同汝、尔.若翁,你的父亲.⑦益祸:加重祸患.
1.解释下面加着重号的词的意思.
(1)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 患:____
(2)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下: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哀溺文序
永之氓成善游.一日,水基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有项,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尽之甚,蔽之甚,里卫匹迎竺堂尘”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23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① 水暴甚( ) ② 乘小船绝湘水( )
③ 今何后为?( ) ④ 益怠( )
2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身且死,何以货为.________
25.题目中的“哀溺”是什么意思?“哀”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案
(一)马嘉
1、(1)zuì (2)mào (3)zhuì (4)lí 2、(1)看起来像(2)哺乳,生养(3)似帘的捕鱼工具.这里作动词,即张帘(4)跑(5)因此 遭难3、D 4、(1)把它的肉切成碎片,用火薰烤,香味可以传到非常远的地方.(2)假使碰到网就知道退却,就悠然离去了啊.(3)只知道进却不知道退,因此遭到烹煮和制成肉酱的灾祸,实在是太可悲了啊!5、只知进而不知退.必将酿成大祸.
参考译文:
大海中有种鱼叫马鲛,银色的皮燕尾式的尾巴,其中大的像周岁婴儿那么大.把它的肉切成碎片,用火薰烤,香味可以传到非常远的地方.它时常潜入深水面不易捕捉,在春夏之季生养幼鱼,就随潮水冒出水面,渔民利用这个时候布设帘网捕捉它们.帘网是那种网格做得很巯的网,纵横几十寻,两只小船牵引着将它张开,坠上铁块,将网垂入水底.过往的鱼,必定钻撞想继续前进,越拉越被束缚又更怒撞,就腮颊张开鱼鳍展开,被钩在网眼中,永远不能脱身.假使碰到网就知道退却.就悠然离去了啊.
只知道进却不知道退,因此遭到烹煮和制成肉酱的灾祸,实在是太可悲了啊!

(二)孙叔敖埋蛇
1、(1)回家(2)刚才(3)哪里(4)回答2、(1)缘故(2)所以(3)连词,表顺接④连词,表因果3、(1)刚才我见到了两个头的蛇,恐怕离开母亲而死了.(2)还没有治理,百姓已经都相信他的仁爱了.4、语言、动作、神态等方法.天真、幼稚,极富有爱心的一个人.
参考译文:
孙叔敖小的时候,曾经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回家后就哭个不停,忧伤而不吃饭.母素问他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个头的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我恐怕要离开母亲而死了.”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恐怕别的人再见到这条蛇,就打死它埋了起来.”母亲说:“不要忧虑.我听说暗中有德于人的人,上天会用福来报答他的.你不会死的.”孙叔敖长大后,做了楚国的令尹,还没有开始治理,百姓都已经相信他的仁爱了.
(三)约取而实得
1、A 2、(1)遇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就摘录出来.(2)几年以后,(我)腹中(记忆的文章)和竹箱中(储存的文章片断)都渐渐地满了.3、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4、答案不唯一,例如答成:“学习要认真塌实,不能浅尝辄止”等.
参考译文:
叶奕绳曾经谈到(读书)加强记忆的方法,(说):“我天资迟钝.每当阅读一本书,遇到喜欢的内容就把它摘录下来.摘录完毕,朗诵十多遍,(然后)把它贴在墙壁上.每天一定(摘录张贴)十多段,至少也要六七段.(有时)合上书本,闲适散步时,就靠近墙壁,观看摘录(的文章片段).每天看三五遍成了习惯.一定要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一个字也不漏掉.墙壁贴满以后,就把第一天所贴的收到竹箱中.等到再读书有摘录时,补贴到那个地方.(这样)随时收取,随时补贴上,一年到头不空一天.一年之内,大约可以摘录和记得三千段.几年以后,腹中记忆的和竹箱中储存的(文章片段)渐渐地满了.我常常看到(一些)一心贪多而杂乱无章地阅读的人,(他们)略微有点印象就不再阅读了.(这样)稍微经过一段时间,就腹中空空了,不如我精练地阅读而能得到实际的收获.
(四)治国先富民
1、(1)……的人(2)就(3)这样2、(1)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2)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3、治国之道,必先富民.4、老马识途——管仲;管夷吾举于市——《孟子•生于忧患》;管鲍之交.5、略.
译文: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五)阮裕焚车
1、(1)却(2)用(3)听说(4)用火烧2、(1)倘若有人向他借用,阮裕没有不借的.(2)我虽然有车,但使人不敢来借,要车又有什么意义呢?3、直率、助人为乐的性格.
译文:
阮裕在剡县作官,曾经有一辆非常好的车子.倘若有人向他借用.阮裕没有不借的.有一次有人因葬母亲而需要用车,想借车(但想到阮裕的车太好了),而不敢开口问阮裕借车.后来,阮裕最终知道了这件事,感叹说:“我虽然有车,但使人不敢来借,要车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把那辆车烧毁了.【老马识途阅读答案】

老马识途阅读答案(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从体裁来看,这是一首________诗.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归客” 三字饱含了无限的辛酸,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
B.“片云”二句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委婉地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C.“落日”与“秋风”相对,喻示诗人人到暮年,又逢深秋,无限心灰意冷.
D.最后两句运用韩非子“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自己像老马一样还是有用的.
3.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请说说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五律
2.C 
3.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联系“不必取长途”;答两者兼有的亦可.

老马识途阅读答案(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习作例文】

经验与勇气——人生如切割宝石

一块昂贵的宝石,需要从裂缝处切开。富有经验的老工匠都不敢切割,一位年轻工匠勇敢地站出,并且将这宝石切割成为完美的两块。

经验与勇气,哪一项更重要?

首先想到,现在不少招聘单位,总是强调被招聘者要有若干年的工作经验,却不去想,年轻人哪来那么多经验?同时,许多单位在实际用人中,又常常是对于年龄一过四五十的人,就再也不会重用;却不去想,这些人正是经验丰富的时候。选经验还是选勇气,似乎真的很难。

实际上,经验或勇气,都曾经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也都有靠不住的时候。

一头驴,第一次驮盐过河,不小心摔倒,盐溶化,驴背上轻了。第二次过河,驴驮的是棉花。这驴凭经验就故意摔倒,棉花吸了水,驴再也没有站起来。这个例子说明经验有时确实不可靠。

年轻、勇敢不可靠的典型例子,当属项羽。项羽28岁就做了统帅,那时刘邦已经48岁。在鸿门时,项羽兵40万,刘邦只有兵10万。但是项羽最终却是败在自己太“勇敢”了。

“初生牛犊不畏虎”,但是很有可能被虎吃掉。“姜还是老的辣”,但是,老姜和新姜相比,必然少了新鲜的姜味。年轻人虽然血气方刚,但是“少不更事”。“老马识途”,但是,老马很有可能不堪重负。

应该说,经验与勇气,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人生如切割宝石,不要真的认为只要有勇气就可以永远成功。不要认为那些老工匠仅仅是抛却不了顾虑。要知道,人生不是赌博,要知道人的一生中,有些失败是决不允许出现一次的!

谈这些,对于刚毕业的高中生有什么意义?那就是在步入社会之前,必须先要学会:认清别人,认清自我。到了社会上,既要充分保持自信。自强,又要学会尊重有经验的长者。既不能不知天高地厚、任意妄为,也不能怯懦胆小、辜负了青春好时光。

如果想要获得人生事业的成功,就要牢记:经验是捷径,勇气是翅膀。



老马识途阅读答案(九):

求七年级下语文(人教版)、科学(浙教版)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的字词、文言文、古诗词、重点课文分析等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的考点分析和例题,最好难一点的!【老马识途阅读答案】

七年级下册总复习
语文部分:
一, 各课中心
⒈ 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鲁迅,朝花夕拾):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⒉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城南旧事).
⒊ 丑小鸭(安徒生):只要保持心中的那份恒久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理想终会实现.
⒋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感情.
②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美国).
⒌ 伤仲永(王安石,北宋):本文借事说理,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⒍ 黄河颂(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⒎ 最后一课(都德,法国):使我们深切的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⒏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人民(李大钊,新民国):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⒐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感受到作者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和炽热的爱国之情.
⒑ 木兰诗(郭茂倩,宋).木兰的形象:孝敬父母,勤劳,勇敢坚强,热爱家乡,不谋高官,热爱和平.
⒒ 邓稼先(杨振宁):感受到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意志坚强,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⒓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感受到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和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的精神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⒔ 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贝多芬的代表作:《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面对挫折,厄运和不幸应该乐观坚强永不屈服才能创造灿烂人生!
⒕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法国)(代表作:《项链》《羊脂球》).
⒖ 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
⒗ 社戏(鲁迅,呐喊):本文描述了“我”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了“我”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⒘ 安塞腰鼓(刘成章):本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写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表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⒙ 竹影(丰子恺):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
⒚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心):感受到生命与心灵的跃动与狂欢.
⒛ 口技(林嗣环,虞初新志):使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和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与创造力.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奥地利):颂扬了:1.诚信比生命更可贵.2.坚毅执着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4.无私的爱.5.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22.在沙漠中心(圣埃克絮佩里,人类的大地,法国):描写了“我”濒临死亡从痛苦绝望到坚定顽强的心理活动过程.
23.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与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24.真正的英雄(里根):哀悼航天勇士,颂扬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25.①夸父逐日(《山海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们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②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反映了原始部落之间的激烈斗争和自然界的巨变.
26.猫(郑振铎):无论做任何事不能凭个人的好恶,如果带着私心和偏见就会违背客观实际出偏差造成无法补救的过失.
27.斑羚飞渡(沈石溪,和乌鸦做邻居);本文通过对斑羚飞渡的描写热情赞扬了斑羚为了种族生存而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歌颂斑羚身上可贵的团队合作精神.
28.华南虎(牛汗):以华南虎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羁的灵魂和对自由的渴望.
29.马(布封,法国).
30.狼(蒲松龄,聊斋志异):本文启示1.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多么狡猾总是要失败的.2. 对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心存幻想要敢于斗智斗勇才能取胜.
二,综合性学习
⒈ 黄河,母亲河
(一) 成语:泾渭分明,中流砥柱
(二) 谚语:跳进黄河洗不清,不到黄河心不死
(三) 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鹤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2. 戏剧大舞台
(一) 特点: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梆子戏高亢悲凉,越剧轻柔婉转.
(二) 脸谱:红脸褒义-忠勇,黑脸中性-猛智,蓝、绿脸中性-草莽英雄,黄、白贬义-凶诈,金、银神秘-神妖.
3. 马的世界
(一) 成语:老马识途,天马行空
(二) 俗语:风马牛不相及.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三) 历史:的卢马—刘备,昭陵六骏—李世民.
回答者: 炙红太阳 | 三级 | 2009-6-27 13:25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1课时:
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
复习目标:了解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梳理.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自己总结复习.
复习重点:一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
复习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1——1—2课字词46个
二、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三、展示考试范围及要求
“积累与运用”16分——考察内容、形式及要求:
1、注音———书上、书后、目标册中(平时出练习课前考察,占1课时配题检测)
2、形似字——3---4组,目标、书后(注意成语)
3、修改错别字———从一段话中找出并修改.(教材中)
4、词语的运用———(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5、填空题(新加题型)——出自教材,基础积累与运用,侧重词汇.
6、综合能力考察———学科间的渗透,一句话中,画图辨别.
7、文学常识—————请写出你学过的一篇小说标题并写心得体会.
—— 一句话,考察出处.
“默写”(课前默写)与阅读共14分———文言文中的精读篇目,5、10、20课.
文言文阅读——精读课文篇目,5、10、20课.——加点词语理解相同的是
——翻译课文
——对课文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课外2篇20分 ——理解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概括中心
——把握文章思路,伏笔、呼应
——概括情节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领悟作品内涵,自己获得启示
——自己的感悟体会(情境和形象)
——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写作50分——会写记叙文,——半命题,必须补充完整——写人写事均可
四、复习一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
(1)、 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22个:
第1课16个
1、确凿 2、长吟 3、轻捷 4、攒 5、机关
6、敛 7、鉴赏 8、人迹罕至 9、秕谷 10、书塾 11、方正 12、消释
13、宿儒 14、同窗 15、人声鼎沸
第2课 17、骊歌 第3课 18、木屐
目标册第6页4个:19、讪笑 20、沮丧 21、简陋 22、来势汹汹
3、形似字归纳
(1)辩 辨 辫 瓣 (2)蓬 篷 逢 缝
(3)肿 仲 钟 种 冲 (4)惧 沮 俱 狙 阻 组
五、文言文阅读《伤仲永》
1、词语积累31个
2、词类活用6个 异 书 奇 宾客 利 日
3、通假字1个 扳
4、“之”的用法 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
借旁近与之(代词,指方仲永)
邑人奇之(代词,他)
或以钱币乞之(代词,指仲永做的诗)
余闻之也久(代词,指这件事)
5、翻译
6、理解(目标)
文言文练习1
六、作业:
解释词语22个,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词30个,词类活用6个,通假字1个.
第2课时
二单元基础、文言文阅读一篇
复习目标: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阅读背诵《木兰诗》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
复习重点:二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基础.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2——40个3—6课
二、默写《木兰诗》1---3段
三、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
(1)、 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12个:
第7课 1、征发 2、哽
第9课 3、炽痛 4、标直 5、嗥鸣 6、谰语 7、亘古 8、污秽
目标册:崎岖 阻抑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3、目标册重点
四、《木兰诗》
1、词语解释22个
2、通假字2个 1、帖 2、火
3、翻译、理解
4、默写
见文言文练习2
五、作业:
注音40个,解释词语12,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释词语22个,通假字2个
第3课时
三单元基础、现代文阅读一篇
复习目标:复习三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三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概括、理解.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3——53个7—10课
二、默写《木兰诗》4---7段
三、复习三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
(1)、 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15个:书上14个 1、马革裹尸 2、弥高 3、锲而不舍 4、兀兀穷年 5、沥 6、群蚁排衙 7、迥乎不同 8、气冲斗牛 9、杂乱无章
10、含蓄 11、踌躇 12、巴望 13、磐石 14、义愤填膺
目标册上1个:
12课: 救济
3、目标册重点练习
4、形似字归纳:
(1)筹 踌 畴 稠 惆 绸
(2)慕 墓 暮 幕 募
(3)愧 魂 魄 魁 傀
(4)锲 契 楔 揳
(5)迭 选 跌
(6)炯 迥
(7)籍 藉
四、现代文阅读《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完成练习,进行概括训练,理解文意.
五、作业:
注音53个 解词15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阅读《笨男孩和钮扣》,完成练习.

第4课时
四单元基础、文言文阅读《口技》
复习目标:复习四单元基础知识,阅读文言文《口技》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四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词语积累、翻译、理解.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4——46个11—12课
二、默写《口技》1--3段
三、复习四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 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36个:
书上34个:
1、归省 2、乐土 3、行辈 4、犯上 5、惮 6、絮叨 7、礼数 8、撺掇
9、委实 10、凫水 11、依稀 12、宛转,悠扬 13、自失 14、弥散
15、漂渺(缥缈) 16、旺相 17、渴睡 18、向午 19、棹 20、楫
21、亢奋 22、晦暗 23、羁绊 24、蓦然 25、冗杂 26、叹为观止
27、戛然而止 28、本色当行 29、颦蹙 30、粲然 31、嗔视 32、叱咤风云
33、尽态极妍 34、惊鸿
目标册上2个:
16课: 纠葛 怠慢
3、目标册重点练习
4、形似字归纳: 躁 燥 噪 澡 藻
四、口技
词语积累39个
一词多义5个 乳 妙 绝 呼 指
通假1个 坐
翻译课文
理解文意
五、作业: 解词36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文言文词语
第5课时
五单元基础、现代文阅读一篇
复习目标:复习五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五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综合1
二、默写《口技》4--5段
三、复习五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 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21个:
书上15个:
1、拽 2、毛骨悚然 3、怏怏不乐 4、毋宁 5、吞噬 6、语无伦次 7、羸弱 8、告罄 9、虞 10、斫 11、泅 12、砭骨 13、履践 14、崔巍
15、阴霾
目标册上5个:闻所未闻 海市蜃楼 踉踉跄跄 声情并茂 孜孜不倦
3、目标册重点练习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真正的奥运健儿》
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
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
五、作业: 解词21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阅读《五把钥匙的秘密》,完成练习.

第6课时
六单元基础
现代文阅读一篇
复习目标:复习六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六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自己体会、收获.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5
二、默写未过关段落
三、复习六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
(1)、 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22个:书上21个:
目标册上1个:不动声色
3、目标册重点练习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信任的境界》
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
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
五、作业: 解词22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阅读《给自己树一面旗帜》,完成练习.
第7课时
文言文《伤仲永》
复习目标:复习文言文《伤仲永》,文学常识、注音、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方式:做练习、师生讲评.
复习重点: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具体步骤:
一、常规字词复习6
默写未过关《木兰诗》《口技》段落
二、做《伤仲永》检测20分钟
同学交换试卷,师生共同讲解,互相评判
三、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四、作业
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第8课时
文学常识复习
复习目标:复习文学常识
复习方式:学生做练习,师生讲评.
复习重点:熟练掌握每课出处、作家、评价、代表作品等.
一、常规字词复习综合1
二、默写未过关段落或词条
三、文学常识复习
利用自习课做文学常识练习2页,活动课内的内容可以参考教科书
课内师生共同订正答案,边订正,边复习记忆.
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四、作业
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第9课时
现代文阅读2篇
复习目标:阅读现代文2篇
复习方式:利用自习课做练习,课内重点从思路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文本对话.
复习重点:现代文理解,根据训练要点、让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层次结构,然后完成练习.依文答题,谈自己体会、收获要思想态度端正.
一、常规字词复习7
二、默写未过关段落
三、课内阅读《真正的奥运健儿》《五把钥匙的秘密》
学生阅读20分钟,要求:
1、把握作者思路
2、把握内容和层次
学生阅读后教师重点从思路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文本对话.理清文章思路、划分层次结构.然后完成练习.
五、作业:复习《口技》,翻译课文.
第10课时
文言文《口技》
复习目标:复习文言文《口技》,文学常识、注音、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方式:做练习、师生讲评.
复习重点: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具体步骤:
一、常规字词复习8
默写未过关字词
二、利用自习课,做《口技》检测一节课
同学交换试卷,师生共同讲解,互相评判25分钟
三、利用自习课,做文言文专项训练20分钟
学生讲评为主15分钟
四、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五、作业
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作文复习2课时
第1课时:
复习目标:讲评开头和结尾,学生练习写开头和结尾.
复习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练习.
复习重点:明确开头结尾的写法,会修改,能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
复习具体步骤:
一、教师讲评开头和结尾
1、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
2、同学评议优点,总结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
3、评议不足之处,加以修改.
二、作文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
开头方式归纳:1、开门见山式
2、引用名言式
3、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式
4、对比等写法
重点提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开头,最重要的是点题.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结尾方式归纳:1、画龙点睛式
2、引用名言式
3、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式
4、对比等写法
重点提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结尾,最重要的是扣题.在开头的基础上,要有所延伸和升华.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三、朗读范文
写事——1班《难忘的一次家长会》
写人——2班《我的好朋友》
四、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根据要求修改开头和结尾
五、作业:练习写人和写事的开头和结尾

第2课时:
复习目标:讲评开头和结尾,学生修改开头和结尾.
复习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练复习重点:修改开头结尾,能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
复习具体步骤:
一、复习作文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
二、教师讲评开头和结尾
1、多媒体展示优秀的开头和结尾,强化范例的作用
2、同学评议优点,找出自己开头结尾的不足
三、范例展示,强调首尾及过度语段
写事——1班《难忘的一次家长会》
写人——2班《我的好朋友》
四、学生“根据中心”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根据要求修改开头和结尾
五、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评议、修改.
六、作业:练习写人和写事的开头和结尾
回答者: 951444646 | 一级 | 2009-6-28 10:59
文学常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散文集第2卷).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3.《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王安石,是改革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5.《黄河颂》选自诗组《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6.都德是十九世纪法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7.《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二五.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8.《邓稼先》选自《人民日报》邓稼先(1924-1986),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核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9.《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10.《音乐巨人贝多芬》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集》第七卷.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园田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11.《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选自《济南文艺》.莫泊桑,法国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项链》,短篇小说集《羊脂球》等.
12.《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13.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易》、《诗》、《书》、《礼》、《春秋》.
古今字与通假字
1.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pān)]通"攀",牵,引.
2.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可以译为"呢".
4.【止通】“只”,仅.
文言文词语解释
《伤仲永》
1. 世隶耕. [隶]属于.
2. 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3. 父异焉. [异焉]对此(感到)诧异;异,把……当作奇异.
4.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收]聚、团结.
5.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从此.[立就]立刻完成.
6.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文采和道理.
7. 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渐渐.[宾客]把……当作宾客对待.
8. 或以钱币乞之. [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9. 父利其然也. [利]把……当作图利的手段.
10.仲永环谒与邑人. [扳]通"攀",牵,引.[环]四处.[谒]拜访.
11.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
12.曰:"泯然众人矣." [泯然]完全.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13.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
《木兰诗》
14.惟闻女叹息. [惟]只.
15.愿为市鞍马. [市]买.
16.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
17.万里赴戎机. [戎机]战争.
18.关山度若飞. [度]过.
19.朔气传金柝. [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20.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21.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22.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23.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2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25.安能辨我是雄雌? [安]怎么.
《孙权劝学》
2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岂]哪里.[治经]研究儒家经典.[邪]语气词,可语译为"呢".
27.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28.见往事耳.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9.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就.
30.及鲁肃过寻阳. [及]等到.
31.非复吴下阿蒙. [非复]不再是.
32.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
3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认清事物.文言文句子解释
《伤仲永》
1. 世隶耕. 译文:世代耕田为业.
2. 父异焉. 译文:(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
3.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文:那首诗把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作为内容.
4.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文:那些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5. 邑人奇之. 译文:同乡的人对此感到很奇怪.
6. 稍稍宾客其父. 译文:渐渐地同乡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对待.
7. 父利其然也. 译文:他的父亲把这样做当作图利的手段.
8.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译文:每天拉着仲永在同乡中四处拜访.
9. 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文:不能跟以前的传闻相符.
10.然众人矣. 译文:完全地像普通人一样了.
11.于才人远矣. 译文:比有才能的人好多了.
12.则其受之人者不至也. 译文:那么是他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没有达到的要求.
13.今夫(fú)不受之人,固众人. 译文:现在那些没有先天赋予的,本来是普通人.
14.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还能够成为普通人吗?
《孙权劝学》
15.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把军中事务繁多为推托的借口.
1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想让你研究经典成为专门传授经学的官员呢!
17.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文:你说自己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
18.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自己把这样做当作很有好处的事情.
19.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读书人相隔了一段时间,应该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现代文词语解释
1.确凿:确实.
2.攒:凑在一块儿.
3.敛:收拢.
4.鉴赏:鉴定和欣赏.
5.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6.秕谷:长得不饱满得谷粒.
7.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世三足两耳.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8.骊歌:告别的歌.
9.哽:声气阻塞.
10.炽痛:热烈而深切.
11.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12.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13.亘古:远古.
14.污秽:肮脏的东西.
15.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16.萦带:弯曲得像带子一般.
17.燕然勒功:指立下了显赫的军功.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功,刻石记功.东汉大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18.锲而不舍:屡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19.望闻问切:中医诊病术语,即望诊,问诊,切诊.四个步骤,观察脸色,听呼吸和说话的声音,问候痛况,把摸脉搏四个环节.
20.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排衙,原指旧时官署陈设仪仗,全署属吏依次参拜长官的情状.后指整齐地排列.
21.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22.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xiù)名,泛指天空.
23.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24.踌躇:犹豫.
25.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膺,胸.

老马识途阅读答案(十):

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杞人忧天,望洋兴叹全是寓言故事吗?

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杞人忧天,望洋兴叹全是寓言故事吗?
是.
以上都是成语.每一个成语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但成语故事不都是寓言故事.
不过因为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望洋兴叹三个成语的故事都能象人们讲述一个故事、阐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所以三个成语都演绎成可以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和寓言的区别
成语故事很大部分是历史典故,是发生过的事情,然后人们用一个成语将这些事情总结、浓缩为一个简短的句子或短语,以方便地表达整个故事和故事要讲述的内容,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积极的寓意.比如“百步穿杨”、“沉鱼落雁”这些,只是具备一种描述、形容的作用,并不需要给人启发.
  寓言故事是根据事实或者编造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并且大部分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编造的,并没有真实的根据.
  在收编成语故事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也会把寓言收编进去,并且历史本身就带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的道理,因此,很多成语都能带给人一些道理.
  说白了,成语固有合适寓言故事的分类主要是在讲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成语故事的目的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内容,使成语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矛盾,只是分类不同.很多成语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寓言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后来一些文人学者一方面引用人们已经创作出来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断创作新的寓言,作为论证或辩论的手段,这样,大量的寓言便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与〈天下篇〉"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前者指出寓言假借外物以立论的技巧,后者则视寓言为传达意念的工具.
  1. 有所寄托的话.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陆德明释文:“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
  2. 指托辞以寓意.   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 元祐献诗十首,其词猥陋,皆寓言嬖幸,而意及兵戍.” 明 王琼《双溪杂记》:“后世山林隐逸之士有所纪述,若无统理,然即事寓言,亦足以广见闻而资智识.”
  3.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古希腊《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
特点
  1.鲜明的教育性   2.强烈的讽刺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4.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5.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6.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意思:有所隐含的语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寄托”的意思.将深刻的道理揭示.
中国寓言故事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一般比较短小.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中国古代寓言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已具雏形.先后经历了先秦的说理寓言、两汉的劝戒寓言,魏晋南北朝的嘲讽寓言、唐宋的讽刺寓言和明清的诙谐寓言等五个阶段.
世界寓言故事
  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它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一千零一夜》《拉封丹寓言》等.
寓言的特点 1.语言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鹬蚌相争》、《东郭先生和狼》等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寓言名篇.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角”更多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或现象. 4.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1.国内.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一般的都比较短小.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中国古代寓言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已具雏形.先后经历了先秦的说理寓言、两汉的劝戒寓言,魏晋南北朝的嘲讽寓言、唐宋的讽刺寓言和明清的诙谐寓言等五个阶段.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有许多成语都是出自古代寓言故事的,比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
  现在有收录中国寓言的书籍《中国寓言》.《握紧双手,里面什么都没有》《我们都忘了,放下也是一种选择2》,让你学会放手,顺逆成败都自在的80则寓言小故事.
   2.国外
  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它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拉封丹寓言》 等.
来源
  寓言可以分为三类来源:
  寓言:《龟兔赛跑》、《自相矛盾》、《农夫和蛇》、《会飞的乌龟》、《北风和太阳》、《农夫和金鱼》、《东郭先生和狼》、《混水摸鱼》、《狼与逃进神庙的小羊》、《狐狸和樵夫》
  历史:《铁棒磨成针》、《狡兔三窟》、《三顾茅庐》、《老马识途》、《吕后执政》、《毛遂自荐》、《破釜沉舟》、《取经求佛》、《盲人摸象》、《孙庞斗智》
  神话:《夸夫追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炎帝神农》、《黄帝的崛起》、《战神蚩尤和指南针》、《九天玄女》、《旱神魃》、《嫦娥偷灵丹》、《三打白骨
关于寓言的比较
  童话和寓言的异同
一、相同点   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也都富有教育意义.
  二、不同点
  1.篇幅大小   童话情节比寓言更丰富、更多变化,更生动有趣,结构也更复杂,所以它的篇幅较长,长篇可达数万字,短小者一般也一二千言;而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单纯,语言朴素,幻想的程度也较轻.   2.写作对象   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为丰富、奇特.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它描写的内容,表现的生活,都照顾到儿童的知识范围和心理特点,所运用的语言也易为儿童接受.而寓言虽然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但它并不是儿童文学专有的样式.童话的对象是儿童,寓言的对象就不限于儿童,不少是为成人借鉴的.   3.表现重点   寓言着力表现内含的讽喻和教训,重在思想,有的寓言在开头或结尾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告诫的意思.而童话则重在刻画形象,教训意味不那么强,教育意义往往寓于整个故事之中,不直接点出来.科学童话则重在知识的传播.   4.情节结构   寓言的故事比较简单,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拟人化形象.童话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有较高的要求.   5.幻想法则   童话的幻想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与现实的结合也必须和谐、自然,使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而寓言则不那么严格,如《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垂涎于葡萄,改变了原来食肉的习性.这个寓言赋予了狐狸以“人”性,却违犯了狐狸的“物”性,这在童话中是不可以的.
  成语故事和寓言的区别 成语故事很大部分是历史典故,是发生过的事情,然后人们用一个成语将这些事情总结、浓缩为一个简短的句子或短语,以方便地表达整个故事和故事要讲述的内容,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积极的寓意.比如“百步穿杨”、“沉鱼落雁”这些,只是具备一种描述、形容的作用,并不需要给人启发.
  寓言故事是根据事实或者编造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并且大部分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编造的,并没有真实的根据.
  在收编成语故事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也会把寓言收编进去,并且历史本身就带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的道理,因此,很多成语都能带给人一些道理.
  说白了,成语固有合适寓言故事的分类主要是在讲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成语故事的目的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内容,使成语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矛盾,只是分类不同.很多成语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比如一个班,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即喜欢音乐又喜欢运动,那么喜欢音乐的人就是成语故事,喜欢运动的人就是寓言.
  寓言故事的特点是形象生动,人物活灵活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成语故事必须以一个成语作为题目,以它为中心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与寓言故事有相似之处.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精华.成语的语用特点主要是: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音韵和谐、寓意深远.
  古代寓言故事和西方寓言故事的不同之处 先读后评再摘抄
  感受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读《伊索寓言》有感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伊索寓言》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现奠定了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基石.两千多年来,《伊索寓言》在欧洲文学发展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一再成为后世寓言创作的蓝本.如拉封丹的《龟兔赛跑》、克雷洛夫的《狐狸和葡萄》等都直接采用《伊索寓言》中的题材,经过艺术加工而成.
  《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涵着深刻的寓意.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它为寓言创作奠定了基础.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为说理论证时的比喻,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此书中的精华部分,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伊索寓言》大可看得.它至少给予我们三种安慰.第一,这是一本古代的书,读了可以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第二,它是一本小孩子读物,看了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第三呢,这部书差不多都是讲禽兽的,从禽兽变到人,你看这中间需要多少进化历程!   --著名学者 钱钟书
  读惯先秦寓言的中国人,初次读到《伊索寓言》是要惊讶的,因为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先秦寓言冷峻而酷刻,《伊索寓言》热烈而宽厚;先秦寓言是老于世故的,《伊索寓言》是极富童趣的.《伊索寓言》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欧洲童话及其表现形式,而先秦寓言却没有催生反而抑制了中国童话的萌芽——中国没有童话.   --著名作家 张远山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中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如"龟兔赛跑"、"狼来了",等等.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伊索的《伊索寓言》
  在欧洲寓言发展史上,古希腊寓言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开创了欧洲寓言发展的先河,并且影响到其后欧洲寓言发展的全过程,而希腊寓言的总汇即《伊索寓言》.
  寓言本是一种民间口头创作,反映的主要是人们的生活智慧,包括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现传的《伊索寓言》根据各种传世抄本编集而成,包括寓言300多则,其中有些寓言脍炙人口.
  作为人们生活体会和经验的结晶,《伊索寓言》不仅含意深刻,而且艺术处理也很成功.《伊索寓言》的故事一般都比较短小,结构也比较简单,但形象鲜明、生动,寓言自然、深刻.《伊索寓言》中除少数寓言以人为主要角色外,绝大部分是动物寓言,通过把动物拟人化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这些动物故事无疑是虚构的,然而又很自然、逼真.需要指出的是,《伊索寓言》中的动物除了有些动物外,一般尚无固定的性格特征,例如狐狸、狼等,有时被赋予反面性格,有时则受到肯定.这与后代寓言形成的基本定型的性格特征是不一样的.
  《伊索寓言》曾对其后的欧洲寓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寓言作家费德鲁斯直接继承了伊索寓言传统,借用了《伊索寓言》中的许多故事,并称自己的寓言是"伊索式寓言".公元2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巴布里乌斯则更多地采用了伊索的寓言故事.这种传统为晚期古希腊罗马寓言创作所继承.文艺复兴以后,对伊索寓言抄稿的重新整理和印行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寓言创作的发展,先后出现了不少出色的寓言作家,如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等.
  随着"西学东渐",《伊索寓言》在明朝传入我国.第一个来我国的西方传教士利马窦在中国生活期间撰《畸人十篇》,其中便介绍过伊索,对《伊索寓言》做过称引.他之后的传教士庞迪我也在《七克》中介绍、引用过《伊索寓言》.我国第一个《伊索寓言》译本是1625年西安刊印的《况义》.清代之后,出现了许多种《伊索寓言》译本.上述情况表明《伊索寓言》在我国流传之久,它至今仍令人喜闻乐见,爱不释手.
如何写寓言
  1.通过理解寓言含义、熟读寓言作品来做好写作准备.
  什么是寓言?《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寓言”的: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我们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成语故事,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拔苗助长》、《亡羊补牢》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成语故事很简短,含着的道理却很深刻,这就是寓言.
  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
  2.怎样才能写好一则寓言.
   首先要有一个通俗简单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你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我国的寓言名篇《自相矛盾》也是如此.汉语中的矛盾一词就直接由这则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由此可以看出寓言的故事魅力是何等重要.
  没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道理就没有一个安身的地方.同学们可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活动起来,让他们来到你的故事中,演讲出一个富含某种哲理的故事.但是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不能有悖常理.故事既要短小又要趣味盎然、新鲜活泼,才能吸引人,让读者在笑声中有所获益.
  其次,一个简单明白的道理是寓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蕴含一个怎样的道理,既要联系到作者的主旨,也要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决定.
  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创作的灵魂,就好似人类必须要有思维一样重要.在寓言创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见的线,大多数时候,这根线并不会直接在文字中体现.但是,好的寓言的寓意,会随着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这是寓言独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如古代作品《东施效颦》就很有代表性,他的寓意并未直接体现在文字中,但是读过的读者大都体会到东施效颦、欲盖弥彰的效果.而我们小朋友写寓言可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讲一些浅显的生活道理.例如:教育大家要尊老爱小、热爱劳动、不讲谎话等道理,也可以通过寓言给大家讲一些生活常识,教会大家遵守交通法则,正确使用水、电等.
  小朋友们由于缺少生活经历不容易写出哲理深刻的寓言.但寓言一定要有一定的道理、现实意义或教育性.
钱钟书的作品《读》
  美国诗人华伦说:“世界是寓言,我们就是寓意.”有兴趣阅读世界上那些精美的寓言,我们确实可以找到许多生活的答案.
  《读》选自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这是作者的第一个集子,1941年12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内容除《读〈伊索寓言〉》,另收有 《论快乐》等,共十篇.
  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读后感.《伊索寓言》像一面镜子,它的正面是明白地要告诉读者的东西,一般读者也只从正面看;而本文作者偏偏转到镜子背后,要从看似没有东西的地方看,结果真的给他看出来了──只是这已不是《伊索寓言》本来要说的意思,而是作者自己的看法,是对《伊索寓言》的别解,或是对它的延伸,或是对它的深化.共同点是它们都来自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刻的体察.
  作者为文洒脱、幽默,大量使用反讽手法.目前此文已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
四大寓言家
  伊索,拉封丹,克雷洛夫,莱辛

老马识途阅读答案(共10篇)

本文来源:http://www.sxzzlt.cn/mianfeilunwen/4799/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