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写范文网!

人而不仁如礼何_人而不仁如礼何的为人处事之道

个人述职报告 时间:2017-05-21

【www.sxzzlt.cn--个人述职报告】

>

  中华文明古国,自古就以“礼乐之邦”自居。礼乐,礼乐,还不是受了那位孔老夫子的教化!其实不然,就像一千个人去读《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能从《论语》中读到的东西皆有所不同。孔子只是恰巧,作了引发这场持续了二十多个世纪并仍将持续下去的思想风暴的木铎。每个时代需要不同的时代英雄。英国诗人蒲伯有句名言:“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在几千年前混乱的春秋,孔子就是以这样一种相似的姿态诞生了。至于“礼乐之邦”名号,我想,不过是统治者借助儒学进行统治的一种印记。

  但作为“礼乐之邦”,我们真正做好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了吗?

  清朝的李鸿章也算是一位“名仕”。但,他在外交中吐在外国的一口痰,受到了外国媒体的嘲讽,而现今以李鸿章为榜样的人仍是屡见不鲜,以实际行动大唱“学习李鸿章好榜样……”的人把痰一口口吐在圣洁的国旗上,看着看着,貌似那几颗星星都化作了斑斑痰影。诸如此类的现象,不但在国内更在国外屡见不鲜,中国公民在旅游车上将“香足”大肆放在前座椅背上的照片在网上抄得火热,又有中国公民因吐痰而受某国刑罚等等。似乎一时间,中国人连连受抨击,连我们自己都怀疑这“礼”,在我们身上是不是褪化掉了?

  于是,上一阵子“于丹论《论语》”火了,于丹火了,《论语》更火了!我也略翻看了几页,于丹那种“心灵鸡汤式”的论语评注并不能完全使人们体味到论语的真谛,而让我奇怪的是作为“正宗”的《论语》没有畅销,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反而是《论语心得》。中国人在追求礼的过程中,在被简化或者说是被“翻译”过的“礼”前停留了脚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假使真的有时空隧道,恐怕孔子会穿越时空隧道站出来说上这一句吧!

  在我看来,周恩来是古今实践仁的最好榜样之一。在一次台风将来时,海上指挥部的人在十分钟内连续向作业的渔船发了两封电报,都是要求他们尽快完成捕捞量,只字不提台风,致使渔船上的人遇险。周总理知道了这件事情,便首先对指挥部的做法提出严厉的批评。他还用,孔子家的马厩着火,孔子不问马而问人的典故来让他们认识了这个错误。周恩来的谦谦君子之风有目共睹,他在外交内治中的举手投足,他参加日内瓦会议时,那个飘扬在他国冬季的风衣角,他在提出“求同存异”时的胸怀和气魄,无不体现着孔子的“温而厉,威而不猛” 的儒雅风度。

  “人而不仁,如礼何?”也许,实现礼的最好的方式是实践吧。

本文来源:http://www.sxzzlt.cn/shuzhibaogao/1726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