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写范文网!

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_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师德师风建设 时间:2020-05-16

【www.sxzzlt.cn--师德师风建设】

>

  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文化产业基本状况

  我国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国度,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价值资源。无论是商周铜器、秦砖汉瓦、唐宋陶瓷、明清丝绸,还是京剧武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服饰美食,都极具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然而,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晚,特有的文化资源及民族特色却没有能够转化成产业优势,目前的发展状况仍不尽如人意,这表现在: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偏弱,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小,总量低。

  据统计,2009年我国文产业增加值为8400亿元,2010年为11052亿元,分别占同期GDP的3.2%和3.1%,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规模相比,显然非常落后。

  同时,文化产业呈差异分布,整体实力分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文化产业投入产出能力较差,资源转化能力低。文化产业整体竞争能力较低,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文化贸易逆差严重。

  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生产要素竞争力分析

  人是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从人口数量看,我国的人口资源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业人员质量较低,我国在这方面不仅无优势而言,相反由于从业人员参差不齐,反而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障碍。

  据统计,在人员学历中大专以上的比例仅占30%左右,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甚至不如我国的邻国印度。

  文化资源竞争面分析

  我国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积淀,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我国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异常丰富。

  据国家环保部资料,截止2011年,我国拥有世界级文化遗产40余处,自然保护区及各种类型的多功能生态保护区200余处,此外民间还散布着难以统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待进一步挖掘。尽管在文化资源上的竞争优势十分特殊,但由于受人力资源和资本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不配套、不健全,以及人们思想意识落后等多方面原因,使得我国很多地方空守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却未能享受文化盛宴,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因此如何实现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合理开发利用,成为我们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

  市场需求要素竞争力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消费需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已经从原来的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满足精神文化等高层次需求转化,因此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我国人口众多,尽管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但几千年以来的中华文明的熏陶使得我国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拥有共同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开发国内市场对文化产业的需求对每个企业来讲都是难得的机遇,与想进入国内市场的外资文化企业相比,其对国内市场需求结构的熟知程度远远胜过外资企业。

  企业发展要素竞争力分析

  文化产业要发展,企业是主体。就目前看,我国文化企业普遍面临着以下问题亟需解决。

  一是很多文化企业都是从原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脱钩、改制而组建的,与原来的主管单位之间关系尚未理顺,运行体制不够健全,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建立起来,这是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体制性因素;

  二是企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更倾向于重视提高GDP总量,因此在建设中倾向于一些大中型的工业项目,对于文化企业对经济甚至对社会的舆论引导及经济社会效应认识模糊,从财政税收及银行的扶持力度看,远不如其他类型的行业。即使在文化企业内部,也存在巨大的竞争力差异。外资文化企业由于机制活要好于刚刚起步的国有文化企业,而国有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又普遍强于我国处于萌芽状态的民营文化企业。从总体看,我国的企业发展要素竞争力较低,前景不容乐观。

  竞争对手状况分析

  2011年世界五百强企业中不乏时代华纳、迪斯尼等文化企业的身影,并且他们的排名还在逐渐上移。而同时期我国百强企业中,更多的是烟草、白酒、石油化工等企业,感觉到的气息是:“黄、灰、黑”,还有政府扶持下的垄断行业。而反应一国精神文明高低的文化企业却无一上榜。姑且不论我国企业百强与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差距,单从我国内部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企业急需快速赶超和优先发展。

  政府要素竞争力评价

  文化产业与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民族关系、传统文化价值观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府在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通过公共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稀缺性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间接地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文化产业由于具有很强的意识性,政府一直对文化企业严格控制,确保思想阵地的纯洁性,更多关注文化企业与一般企业的特殊性对比,进而忽视文化产业的企业属性。

  因此,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政企不分,体制关系不顺,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等现象。从这方面看,政府应该转变管理方式,提高政府要素竞争力的经济效率。

本文来源:http://www.sxzzlt.cn/jiaoxueziyuan/5702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