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书写范文网!

【中日医院】中日武术交流的活化石

医院工作总结 时间:2014-11-29

【www.sxzzlt.cn--医院工作总结】

  双手刀剑法是中国武术的瑰宝,目前双手剑法主要在山东螳螂拳中流传,而天津静海独流通背拳中传承的苗刀则是重要的一支双手刀法,值得研究。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中日武术交流的活化石。

  中日武术交流的活化石(一)中国武术双手刀剑法概况

  从长剑、长刀以及楚国“长铗”的考古资料及文献记载来看,双手剑刀法在我国应早就存在。这种剑刀法随着我国制作的剑刀等兵器途径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后,直接促使了日本后世剑刀技术体系的完善。

  可惜的是,从周秦一直延续到隋唐的这股尚武之风中唐以后发生了断裂。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不断强化,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孔子文武兼修的思想被“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所取代。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中国盛行的双手剑刀法开始走下坡路,并最终由于元代的禁武而在明代成为广陵散。宋懋登对此感到十分遗憾,他在《九龠集》卷2《钱氏剑策序》中说:“千侯尝谓余,古法不传者三:曰剑术,曰抗法,曰画眉。抗法太残酷,而画眉都确男子气,皆君子所不道。独惜剑法不传……则君子不能无遗憾焉。”

中日武术交流的活化石

  与中国 “君子不能无遗憾”相反的是,善于吸取外来文化的日本剑刀制 作工艺在学习中国的基础上突飞猛进,并从宋代开始,日本对大陆的文化输出日益明显起来,其中尤以日本刀的输出最为明显。北宋欧阳修《日本刀歌》中有“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的诗句。在这里,日本的刀已被欧阳修称之为“宝刀”。明代,日本“宝刀”通过“进献”、“堪合贸易”、“走私”三条途径大量进入中国。据统计,在明代中日的堪合贸易中,日本刀的总输出量不少于二十万把。正因为此,日本刀成为明清两代文人吟诵、讴歌的对象。如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唐顺之的《日本刀歌》、明代剧作家汤显袓的《倭寇刀子歌》、明万历年间文学家宋懋登的《日本刀记》以及明末清初梁佩兰、王邦畿的同名诗作《日本刀歌》等。

  与制作精良的“宝刀”相应,日本在发扬中国剑刀法“持短入长,倏忽纵横”的基础上,据弃中国剑刀法“途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的缺点而创造出技法朴实、步法灵活、简洁实用的日本剑刀法。何良臣在《阵记》中对该刀的技术特点有所评价:“日本刀不过两三下,往往人不能御。则用刀之巧便可知矣。”

  技术的完备加之器械的精良,日本刀法引起了中国军事家、武术家的注意。郑若曾认为:“中国武艺不可胜纪,古始以来各有专门秘法散之四方。若召募得人,以一教十,以十教百。即刀法一艺,倭不足以当我,况其它乎”的主张,嵩山少林寺更是发明了三股叉来抑制倭刀的进攻。更为主要的是,在倭寇“双手用一刀”的倭刀法的刺激下,在明代已经失传的双手剑刀法重新得到武术家的高度重视,并出现了学习、融合倭刀的趋向。此时,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开始师从民间武术家李良钦学习“荆楚长剑”。这是一种古代长剑在明代的孑遗,俞大猷学成后将其融汇在南方棍法中,并撰写出棍法专著《剑经》一书。

  明末军事著作家茅元仪在其《武备志》中收录了目前所能看到的唯一一部古双手剑谱——朝鲜势法。关于这部双手剑谱的来历,茅元仪在《武备志》卷84《阵练制?练十七?教艺三》中记曰:“古之剑可施于战斗,故唐太宗有剑士千人,今其法不传。断简残编中有诀歌,不详其说。近有好事者得之朝鲜,其势法具备。故知中国失而求之四裔,不独西方之等韵,日本之尚书也。”另外,茅元仪在《武备志》卷104《器械三》中再次提到这部剑谱的来历:“古之言兵者必言剑,今不用于阵,以失其传也。余博搜海外,始得之。”

  与俞大猷学习长剑孑遗和茅元仪收集双手剑谱不同,戚继光、程宗猷、吴受则直接研究、演习倭刀法。并总结出了《辛酉刀法》、《单刀法选》、《单刀图说》三部刀法专著。三人同演倭刀,但策略不同。其中戚继光和吴殳力图融汇两者为一炉,吴受更是结合“渔阳老人”的剑法创编了双手刀法十八势。单双手变换,明显有中国剑刀法的东西在里面。而从程宗猷的“器名单刀,以双手用一刀(今名双砍手,又名倭刀)……非他方之刀可并,且善磨整,光耀令人见之射目寒心”这段话来看,程宗猷跟随刘云峰中规中矩地学习了日本刀法,其《单刀法选》主要记述的正是倭刀技法。 吴殳的老师江苏常熟人石电(字敬岩)曾与程宗猷的老师浙江人刘云峰同学倭刀、与程宗猷的另一师父李克复同学枪法,得梨花枪之真传。这样看来,程宗猷和吴殳的双手刀法实出一源而练法各异。这是传统武术中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与现代竞技武术的规定套路练法有天壤之别。

  入清以后,日本双手剑刀法不适合骑兵作战的需要而在军队中归于沉寂。但在民间,双手剑刀法却传承了下来。

  根据田野调查及文献资料,我们知道发源于胶东半岛螳螂拳中的穿林剑、西北马家通备武学中的成“破锋八刀”、天津独流通背拳中的苗刀以及沧州苗刀等均是双手刀剑法。

  约略与黄林彪同时,河北吴桥桑园人谢德恒兄弟以双手刀法、阴手枪、持枪拐驰名京南。谢氏将该刀法传于天津静海县独流镇刘玉春、任向荣。可惜的是,目前河北桑园的双手刀法已经失传,而天津的独流苗刀却神奇般地传承了下来。

  中日武术交流的活化石(二)独流苗刀的传承与发展

  位于运河沿线的天津市静海县,尚武风气盛行,出现了霍元甲(小南河村人,擅迷踪拳)、阎道生(洋芬港人,擅形意拳、尤好剑)、李际春(力大而技巧)、李登善(独流人,善通臂拳)、杨学士(独流人,善斩拳)、冯连科(独流人,善点穴)、吕汉举(独流人,善二十四式拳)、王永清(本城人,善大杆子)、任向荣(独流人)、王文蛟(大黄钦庄人,善杆子)等武术大家。这其中提到的任向荣,据《静海县志》记载:“字光华,独流人,以技击驰名津、保间。性和蔼,从游者甚众,皆以敬让相尚焉”。正是因为他和师兄弟刘玉春的承前启后作用,使中国武术的双手刀法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根据天津静海独流通背拳门内的传说,清光绪年间,天津静海县独流通背拳传人任向荣和刘玉春结伴外出,以武会友而得以结识河北桑园擅长左把枪、双手刀的武术名家谢玉堂。双方互相倾慕,而达成换艺的共识。自此,谢玉堂学会了独流通背拳,而任向荣和刘玉春如愿以偿学得八趟双手刀法。

中日武术交流的活化石

  学得双手刀法后,任向荣又花六十块银元请蚌埠制刀高手按照谢家刀的刀形和尺寸打造了一把双手刀,与刘玉春逐日演练,反复斟酌,最后演化成现在的双手刀前后各八趟。

  1921年前后,曹锟在河北保定练兵时,在军中设“武术营”。为提高“武术营”的搏杀技能,曹锟派静海人刘干臣到独流聘请刘玉春、任向荣到军中教授双手刀法。其主要传人有佟忠义、郭长生、陈凤岐等人。当时刘玉春、任向荣传授的这种双刀法 被称为“苗刀”,因而其“武术营”又称“苗刀营”。苗刀原是西南少数民族苗族所锻造的刀,不是一种刀法,更与日本的双手刀法有异。曹锟时改称“苗刀”也许出于对日本刀的忌讳,又为了避免程宗猷、吴受的“单刀”与一般单刀的混淆。

中日武术交流的活化石

  1928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后,经馆长张之江提议,苗刀成为学员的学练项目而进一步得到了普及与提高。为便于教学,使学员系统掌握苗刀的精髓,在馆任职的马英图、郭长生,参照古谱,在独流苗刀的基础上又糅合进刘玉春独流通背拳的步法而编创了二路苗刀。这趟苗刀基本结构与程宗猷《单刀法选》差别较大,但主要刀势大体相同,与吴殳刀法的不同之处比较明显。马明达先生根据马英图和郭长生的这次成功合作认为:“晚清河北省内黄、谢两支双手刀法的源头都可能来自程氏,或是直接源自‘浙人刘云峰’”。此外,郭长生还创编了对练套路——“苗刀进枪”,为继承、普及苗刀做出了新的贡献。需要提及的是,在河北沧州,郭长生的苗刀传人郭瑞祥还创编了花法更为细腻的三路苗刀,进一步丰富、完善了苗刀技法。

中日武术交流的活化石

  与中央国术馆郭长生及其儿子郭瑞祥等人的不断发展不同,任向荣、刘 玉春在天津独流的苗刀传人基本上沿袭了两人的演练风格而没有太大的变化。

中日武术交流的活化石

  1923年10月,曹锟贿选总统后,任向荣、刘玉春等作为护卫随其进京。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曹银赶下台后,任、刘二位师兄弟返回独流,各操旧业并传授武艺。其中,任向荣根据自己的体会,将前八趟和后八趟苗刀的技法进行删繁就简,并汲取其他兵器的特点,最后定型为十二趟苗刀。这十二趟苗刀经过其弟子刘树年、再传弟子孙静顺(从其学者有林慧增、赵玉中、孙国运、孙运增及孙子孙金生、孙金明等)等人的传承而保留了下来。如今,孙静顺的孙子孙金生、孙金明,林慧增的儿子林庆彬等亦都收徒传艺,为传承、发展独流通背拳及苗刀技艺做出了不少贡献;刘玉春晚年所传苗刀,注重技击应用,目前在天津静海亦有不少传人。

中日武术交流的活化石

本文来源:http://www.sxzzlt.cn/gongzuozongjie/2792/

推荐内容